<code id="uqmtp"><nobr id="uqmtp"></nobr></code>
      1. <th id="uqmtp"></th>
      2. 
        

          <th id="uqmtp"><video id="uqmtp"><acronym id="uqmtp"></acronym></video></th>
          歡迎來到亳州中藥材市場網

          掃碼關注

          亳州中藥材市場網
          微信掃碼關注

          白芍高產栽培技術

          ??2022-08-10 閱讀:3525

          原創 佰秀農業 


           白芍,芍藥的一種,為安徽亳州道地中藥材,對生長環境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,且經濟效益較為理想,近年來在北方多地迅速普及,由于白芍種植相對簡單,管理相對松散,因此還被人譽為“懶人藥材”。  

          白芍生長期4-5年,移栽之后,每年只需除草、施肥、防治病蟲害即可,不用像糧食作物那樣年年播種收獲,近年來,在經歷了2018-2020年的價格低谷后,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,白芍行情就一路走高,直至漲至如今的2萬元/畝(包地塊價格)。  這對白芍種植戶來說,絕對屬于滿意的價格,按照5年生長期計算,每年平均毛收益為4000元,去掉種植成本及管理成本,種植效益遠超糧食作物,有了價格的支撐,由此可以預測,未來三至五年內,白芍種植又將達到歷史新高度。  白芍種植雖然簡單,但想種植出高品質的白芍,也是需要技巧的,掌握以下五個方面,種植白芍不求人: 

            一、選好種苗  白芍主要以種芽移栽為主,在挑選種苗時,一定要選擇色澤正常,且種芽飽滿的種苗,每棵種苗上至少要保留3個飽滿芽頭,這是芍藥移栽后,來年生長旺盛與否的關鍵所在。  

          二、處理種苗  根據當前白芍種植習慣,每畝需移栽種苗3000棵左右,在移栽前,可用27%苯咯噻懸浮種衣劑60克+0.01%蕓苔素內酯水劑20毫升+60%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0克+240克/升噻夫酰胺懸浮劑40克,兌水20斤稀釋后,均勻噴于種芽表面,晾干后再進行移栽。  由于白芍移栽季節為陽歷10月份左右,雖然當年不會發芽,但會在土壤內生根,經過拌種的白芍,不但可以減少地下害蟲及根部病害的發生,還可促進多生根,為春節后的萌芽打下堅實基礎。

           三、巧施底肥  白芍是多年生根莖類中藥材,要求土壤富含有機質,從而為根系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,在農村缺乏土雜肥的現狀下,建議每畝底施商品有機肥200公斤+45%硫酸鉀平衡有機肥50公斤+鈣鎂硫硼鋅鐵中微量元素肥1000公斤,從而保證白芍生長期中微量元素的充足供應。  有些農戶為追求高效益,在底肥投入方面力度非常大,尤其是磷鉀肥的投入,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施肥行為,移栽后的白芍,初期根本沒有吸收肥料的能力,也沒有吸收肥料的必要,待3個月后才開始由毛細根緩慢吸收,所以,底肥施用過多,就是一種純純的浪費。  合理的施肥方式為:巧施底肥+苗期追肥(高氮型硫酸鉀復合肥)+立秋前施肥(2年生白芍施45%平衡硫酸鉀復合肥,2年以上施硫酸鉀高磷鉀復合肥)。 

          四、科學防蟲  白芍移栽期,可通過拌種的模式防治地下害蟲,對于二年及以上生長期白芍,可選擇在春季追肥時,添加2%噻蟲嗪顆粒劑3000克,隨肥料一起溝施或穴施,均能達到一次施藥,一年無蟲的效果。 

           五、科學除草  白芍除草是個大學問,也是白芍管理的重頭戲,種植戶可選擇在初春白芍萌芽前,每畝可采取35%二甲戊靈撲草凈200克或45%戊氧乙草胺200克,兌水30-45公斤對地面進行均勻噴霧,可封閉80%以上的禾本科雜草和60%以上的籽生闊葉雜草。  白芍苗后除草技術如今也非常成熟,諸如絞股藍、香附子、刺兒菜、馬齒莧、鴨趾草等惡性雜草均能得到有效解決。

           由此可見,白芍作為一種所謂的“懶人藥材”,其實是相對的,只是和其它中藥材或者糧食作物相比,種植管理相對簡單一些而已,只要大家做到以上五個重要管理環節,你的白芍種植就能事半功倍。


         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          免責聲明:
          本站部份內容系網友自發上傳與轉載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;
          如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30日內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

          亳州中藥材市場網
          日本高清不卡最新一区二区三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