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藥行業市場現狀如何?
中藥主要由植物藥和礦物藥組成。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,配伍而形成的方劑,更是數不勝數。經過幾千年的研究,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——本草學。中國各醫學院校都開設了天然藥物這門課,所講述的內容就是通稱的中草藥。
中草藥的療效在當今世界上越來越被重視,像中國的針灸、中草藥的熬制都深入到世界各地,而中藥的可研究性給我們很多不同的可塑性,我國的中藥一般有兩種方法釀制,一種就是熬制按照中醫專家給開出的方子,一種就是藥酒的方法,而對于這兩種方法我國有很多的鉆研。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,中國大約有12000種藥用植物,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,在中藥資源上我們占據壟斷優勢。古代先賢對中草藥和中醫藥學的深入探索、研究和總結,使得中草藥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與應用。
中藥應用理論比較獨特。中藥有四氣五味。四氣又稱四性,是指藥性的寒、熱、溫、涼。五味指藥物的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中草藥的氣、味不同,其療效也各異。中草藥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,有用藥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湯劑,有研磨成粉末狀的粉劑,還有丸劑、膏劑、酒劑、片劑、沖劑、注射劑等。中草藥中有許多名藥,植物藥以人參、靈芝、何首烏、枸杞最為著名。礦物藥以朱砂、赭石、滑石、芒硝等為最為常用。
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的數據顯示,近年來中國中藥業主營業務收入呈現波動趨勢,2021年中 藥飲片、中成藥從負增長轉變為10%左右的較高增速,中藥飲片的利潤增速高達102%。
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數據統計,2021年中國醫藥工業實現實現營業收入33049.3 億元,同比 增長19.1%。從2021年中國醫藥工業六大子行業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比來看,化學藥品制劑制 造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30.0%;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21.1%;中成藥生 產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17.4%;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15.8%;衛生材 料及醫藥用品制造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8.4%;中藥飲片加工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7.3%。 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的數據顯示,近年來中國中藥業主營業務收入呈現波動趨勢,2021年中 藥飲片、中成藥從負增長轉變為10%左右的較高增速,中藥飲片的利潤增速高達102%。
我國中藥材主要集中在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寧夏、甘肅、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廣西、廣東、云南等省市。目前,各地推動落實《中藥材保護和發展實施方案》和《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(2017-2020年)》,中藥材的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張,商務部預計到2020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將超過6620萬畝(含林地種植面積)。根據“醫藥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暨2020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行業發展狀況報告新聞發布會”發布的《2020道地藥材產業發展狀況報告》中的數據顯示,到2020年底,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約為8939萬畝,較商務部預測的數據大幅增加,種植品種供應量也進一步激增。
根據各省市醫藥、中藥、生物醫藥“十三五”規劃顯示,大部分省市預計其中藥產業增長率在10%之間,部分省市預計在20%以上,少部分省市低于10%。在幾大中藥重點區域,預計其增長率均在20%以上,其中吉林省、貴州年均增長率或達25%以上。
中草藥行業進出口市場情況
從中成藥產量來看,近年來我國中成藥產量呈波動趨勢。2018年,我國中成藥產量為261.9萬噸,較2017年同比下降0.97%。2019年1-10月,中國中成藥產量為204.7萬噸,同比增長7.08%。
根據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數量為132515噸,同比增長3.2%;2018年中國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數量為128400噸,同比下降17.6%。2019年中國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金額為1176961千美元,同比增長6.8%;2018年中國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金額為1101737千美元,同比下降9.5%。
根據第三次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結果,我國中藥材資源種類達12807種,其中包括毒性中藥材28種;按中藥材的形態分類,藥用植物11146種、藥用動物1581種、藥用礦物80種。此外,為保障中藥材的供應,人工栽培藥材逐步取代野生藥材、尤其是野生道地藥材的步伐不斷加快。
像中藥對于保健功能有很大的幫助,而藥酒基于道家氣機升降理論,調和人體五臟六腑,清心明目,和顏悅色,潤澤肌膚,通利關竅,和暢百脈。對脾腎虧損,血氣不和,氣滯血瘀,氣血兩虧所致的肝病、貧血、心血管疾病,可疏通徑路,調和血脈;對神經性頭痛,神經衰弱患者,能圣經養血,益氣寧神;對厭食、胃病、便秘、痔瘡等胃腸道疾病,可補益脾胃、理氣和胃、補齊養血、化瘀和血;對須發早白、頭暈目暗,遺精早泄,腎功不全者,能黑發周炎、偏頭痛、可收扶正祛邪之效。對于在藥草方面我們有很大的幫助與不同,而且在藥酒方面中草藥尤其對補腎、壯陽有很好的作用,不會出現副作用,純天然的補品。
中草藥市場發展趨勢預測
中國中藥材市場規模2017年為1018億元,2018年達到近1246億元,預計2022年將達到1708億元,2024年將超過2000億元,年平均復合增長近10%。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驅動下,中藥材的戰略地位逐步凸顯,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,中藥材市場規模擴大前景可觀。
我國中成藥行業呈現規模放緩的趨勢,但隨著政策的推動和市場的調整,行業未來前景可期。按10%增長率保守估計,預計到2025年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1163億元。
2022年,中草藥行業行情更多的是呈兩極分化趨勢,部分品種會穩步回落,但仍有大量品種保持上漲或者堅挺局面,因此,2022年行情仍將是中草藥高位發展年。從中草藥行情發展趨勢來看,2021年是中草藥行情的起步年、發展年,當前高位盤整,進入消化、鞏固期,屬于正常行情發展規律,在庫存少背景下,隨著貨源消化,明年仍有不少品種繼續沖新高,同時今年未上漲、漲幅小的品種會出現補漲格局。
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,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、整理、加工、分析、傳遞,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,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,把握投資機遇,提高企業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