稿源來自 中藥材天地網 作者: 王艷麗
受春節前抗疫類中藥原料行情逐步走高以及人氣較旺的背景下,春節后藥市人流恢復快,所以有商家把關注點便轉移到了前期價落、價低的品種上面,而蛇床子近幾年價格一直不高,并由于家種面積依然不大而野生貨采集量少,也吸引著行業資金和場外的關注,年前年后行情都趨于上漲,目前市場統貨已升至21-22元,飲片用的貨已升至25-27元之間不等。那么,蛇床子是否有實質性供需變化呢?當前的行情在后期又是否會出現一些好的變化?筆者就此與產地商家和市場經營戶進行了深入溝通,分析如下。
一、概述
蛇床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實,春季發芽、夏初成熟,而南方成熟較早,且產區比較分散,主產于江蘇、山東、安徽、河南等地,此外,廣西、湖北、陜西、山西亦產,分為野生和家種品種,野生于河邊、溝旁、壩上和田間地頭,家種種植于農田里,喜濕怕旱,適應性較強,每年通常是9-11月份為播種期,來年一般于6-7月采收。
圖為:山東臨沂河東區蛇床子收購的毛貨
二、歷史高價之后行情一直不盡人意
蛇床子曾在2015年12月統貨價格高升至40元左右,然后高價一直持續到2016年產新前,由于高價的刺激,家種蛇床子各地得到擴種,導致2017年生產嚴重過剩,價格下滑也成必然,產新之后行情便跌至低谷,由30元以上直至落至12-13元,其價格出現“過山車”似的行情。2018年家種面積明顯減少,怎奈積累的陳貨庫存尚豐,行情欲升乏力,致使價格繼續低落不前,甚至陷入低迷不能自拔,當年產新后價格曾跌至9元左右。
因持續價低,且種植效益有虧損,2019年無論藥農還是包地大戶都已不愿再種植,當年產新各地產量均不多,產新后價格便有小幅上漲趨勢,價格上漲至12-13元,并在14元以下運行到2021年初,而2021年產量依然不大,進入產新價格曾回升至17-18元,從而使得少數藥農又開始種植,到2022年產新后受新貨沖擊,加之市場滯留貨源尚豐,價格便回落至15元左右。
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,蛇床子市場行情中也是有過高價的,但在以前全部是以野生貨供給市場,由于價格持續走高,刺激了大面積家種發展種植,所以產生了一輪低價行情,也可以說是個暴漲暴跌的品種。
三、當前蛇床子產區種植面積萎縮 產能逐年下降
雖然蛇床子2021年又有少數藥農又開始種植,但受2018年-2020年三年內種植面積萎縮以及2022年蛇床子產新價滑影響,再次挫傷藥農種植積極性,加上近幾年糧食價格上漲,多個產地商家反映蛇床子已連續五年藥農的種植積極性都不高。另外,還有天氣原因等因素影響,所以家種產量確實在逐年降低,而野生生長空間也有一定的減少,低價多年,農戶已經沒有采摘它的積極性,似乎也預示著2023年產量也將不大。
四、疫情政策調整 交易有所轉好
蛇床子主要功效有燥濕、祛風、殺蟲、溫腎壯陽,也是中成保健藥的眾多配方之一,有商統計年需求量約在2000-2500噸,由于新冠三年疫情,多數中藥材需求減少,蛇床子用量也有所下降,但就在2022年12月份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刺激,加上經濟回暖,品種價格不高、人氣較旺,并有資金參與等等因素,帶動貨源交易明顯轉好,商家也出現有惜售心理,行情出現上升。
五、農戶手中貨源不大 但市場庫存尚有
目前產區產新貨源多已隨產隨銷,再加上后期貨源陸續走出,農戶手中貨源供應已不大,經營戶手中和個別投資商手中存貨量尚有,但按照目前統貨20元左右的行情計算,這些投資者前幾年入手的均有一定利潤空間。從市場了解到,一部分商家已經有獲利離場的意向,還有部分商家對后市有一定的期望值,暫無出售意愿,因此,造成產地、市場可流通貨量進一步減少,致使行情能夠繼續堅挺上行,現產地價格為:毛貨交易價在交易價在19元左右,凈貨交易價在23元左右;市場經銷價格為:統貨多要價在21-22元,飲片用的貨報價在25-27元。
圖為:山東臨沂河東區蛇床子在售的凈貨
六、后市分析
蛇床子本次行情上漲是建立在多年低價、生產調減、疫情政策調整、人氣推動等多因素下形成的,且由于蛇床子的基本面逐步向好,不少商家對其后市依然保持堅定的信心,多商認為或許隨著貨源的持續消耗以及在商家加持的拉動下,行情還有上漲趨勢。雖說較多的看好,但之前低價建倉的貨源后期的流動情況也是值得關注的,接下來的變化不僅取決于市場實際需求,人氣也很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