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45個全民義務植樹節來臨之際,安徽亳州藥都少年活動中心組織50名藥都少年兒童,來到譙城區魏崗鎮央通中藥材種植基地,開展“結對種植 童力助農”農耕體驗活動。
識藥苗。孩子們走進中藥材繁育大棚和中藥材圖片展區,輔導老師從生活中常見的大青根、菊花、玄參、防風等中藥材的形狀、功效、生長習性等方面進行講解。孩子們通過圖片和實物對比,觀察中藥材的葉子、花、形狀,并且與相似的植物做對比,進行辨認。讓孩子們感受到中藥材就在身邊,從而啟發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。
植藥樹。孩子們帶著藥材種植基地分發的小藥樹(棗皮樹苗),兩人一組,拿著小鏟,拎著小桶,來到植樹區。翻土、栽種、蓋土、澆水……忙碌的身影、快樂的笑臉,形成一幅幅別開生面的勞動畫面。孩子們還給自己栽下的藥樹苗起了“凱晨”“宇藝”“欣茹”等好聽的名字,并用多彩的文字書寫在小木板上,表達他們內心純粹的愛,用行動描繪著春天的童話,讓藥材基地充滿了勃勃生機。
播藥種。農耕園區,在藥農的指導下,孩子們三三兩兩,分工合作,有的拉起小耬,有的揮動鋤頭,還有的拎著裝有藥種的小桶,開始劃溝、丟種、覆土……經過20分鐘的辛勤勞動,一粒粒充滿生機的中藥材大青根種子被播撒在肥沃的土壤里。一個個有模有樣的幼小身影,儼然一個個藥材種植的“行家里手”。
制標本。孩子們拿著采集的亳芍、馬齒莧、蒲公英等植物標本,紛紛來到工作室?!叭绻参锏娜~子較多,可以選擇性地摘除一些。將植物平鋪在草紙上,盡量保留它們原有的形態……”在指導老師的引導下,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標本制作過程中,仔細給根莖上線、葉子粘貼固定。一會兒,孩子們成功制作出了一個個中草藥標本。
通過識藥材、植藥樹、播藥種、制標本等農耕實踐,孩子們了解了藥材種植知識,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,提高了孩子們的勞動實踐能力,懂得了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。同時,孩子們還在實踐中汲取了中草藥文化知識,深深感受到了中草藥文化的博大精深。(武清海 朱平)